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“八大”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《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》。但是,由于“大跃进”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冲击,许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和大幅度提高,计划严重脱离实际,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,陷入困境。1960年8月,中共中央根据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,提出要对经济进行整顿和调整。[详细]
-
1958年: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全国掀起“大跃进”潮
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,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。同时,1957年又成功完成了“一五”计划,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,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可谓凯歌行进。
- [粮食] “跑步进入共产主义”催生试验田亩产万斤
- [钢铁] 大搞土高炉土法炼钢 全力支持工业大跃进
- [影响] 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 连年出现财政赤字
- [总结] 中央扩大工作会议分析工作中的主要缺点错误
-
1959年:大庆油田被发现 石油实现自给
新中国成立前后,石油勘探重点在西部地区。1958年,按照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的意见,中国石油勘探布局重点开始向东部经济和交通发达地区转移。1959年4月,位于黑龙江省境内松辽盆地大同镇的“松基三井”开钻。
-
1960年:计划严重脱离实际 中央提出“八字方针”
三年“大跃进”造成了国民经济严重的困难局面。1960年9月30日,在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委党组《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》中,首次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的方针。
大跃进—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
大锅饭—国有企业不按照市场经济方式经营,无论盈
亏分配上实行极端平均主义
大锅饭—国有企业不按照市场经济方式经营,无论盈
亏分配上实行极端平均主义
毛泽东:为人民服务
“人有多大胆,地有多大产”
“人有多大胆,地有多大产”